我最近被問的最多的就是「阿卡西」和你的「阿卡沙」有什麼區別?
我只想來一句西八嘍麻,區別?需要區別?阿凱西是個啥?
這種態度可不只是我,任何有點印度基礎的都知道這個阿卡西是個笑話,只是我無法改變一個趨勢,即便改了也會春風吹又生,所以我就寫一篇在這裡,方便以後甩文。
印度吠陀書籍作者們,對這個新興概念也是一臉茫然:
我用GPT翻譯的,莫以為我欺負英語不好在亂翻譯
近乎是2003年我知道了Akashic Record這個概念,也許是這篇土地上最早知道,那時候港臺翻譯為「阿卡沙」和「阿卡沙秘錄」,比如那本神秘學寶典。我最後一次提到這個詞的時候是08年線下與以為海歸聊起這個話題,對方也知道這種稱呼,之後我就出國了。回國之後大概在2012-2013年,開始聽到了「阿凱西」的說法,很快我就知道了是「Akashic」a變成ic,因為後面跟了個Record。於是越來越多以此為新業務看前世,就像東方觀落陰的業務一樣,當然了後面臺灣把元辰宮再炒起來也是有巨大的瓜,竟然不是道圈!而是7,8線混不下去的占星師!..但也是後話了。以下我對這個詞彙做一個詳盡的源考,正本清源。
New Age圈的阿卡西記錄
這個詞目前流行在療愈圈身心靈圈,但它本質上並非療愈,而是一種「裸奔」狀態下的魔法實踐。阿凱西記錄(Akashic Records)的概念最早由19世紀末神智學會的創始人海倫娜·布拉瓦茨基(Helena Blavatsky)提出。海倫娜將這些記錄描述為儲存在“星光”或“乙太”中的神秘知識的彙編,該詞源于梵文中的“空”。她聲稱這些記錄是從西藏僧侶,也就是她所謂的“智慧大師”那裡學來的。但她始終沒有使用過阿凱西記錄來命名。後來,神智學家阿爾弗雷德·珀西·辛內特(Alfred Percy Sinnett)創造了“阿凱西記錄”這一術語,進一步推廣了這一概念。辛內特與其他神智學家如C.W.萊德彼得(C.W. Leadbeater)一起,確立了通過靈視能力訪問這些記錄的觀點,認為這些記錄包含了所有事件、思想和經歷的全面記錄。另一個著名的神智學家魯道夫·施泰納(Rudolf Steiner)也對阿凱西記錄的概念作出了“貢獻”。他聲稱他的靈視能力使他能夠訪問這些記錄,並相信這些記錄包含了關於過去文明和未來事件的詳細資訊。從此流傳到了newage圈子,成為了一種NA概念。
海倫娜的星光平板(Astral Light)
但它本質上是什麼?在海倫娜的著作《揭開伊西斯的面紗》(Isis Unveiled)中,海倫娜將其定義為“所有生命的源泉,所有能量的儲藏庫,以及所有物質變化背後的動力”。她進一步在《布拉瓦茨基會談錄》(Transactions of the Blavatsky Lodge)中表示,是“永恆的神聖意識”,是無限的、無條件的和未分化的。然而她在任何一本書中都沒有把這個概念以「阿凱西」為名,而她所提出的這個概念本質上是一個西方概念而並非東方。因為她給它的命名叫做「星光平板」(Astral Light)和(Tablet)。她認為,所有的行為、思想和事件都會在這個“平板”上留下痕跡。具體來說,星光平板是一個存儲資訊的媒介,包含所有的過去和現在的活動痕跡。通過靈視(clairvoyance)或靈媒(mediumship),人們可以訪問這些記錄。這需要特定的靈性訓練和意識的提升。她提到的具體方法包括冥想、集中注意力以及與靈界的溝通。而這個名詞並非空穴來風,神智學會作為一個整合性組織,其概念不是現編的,它是來自於埃利法斯·利維(Eliphas Levi)的概念,對!就是魔法師利維。
埃利法斯·利維的星光平板(Astral Light)
在《神智學辭典》中,她描述星光平板為“記錄所有在地球上所發生的事的無形的媒介”,“它不僅記錄人類的一切行為、思想和感情,還記錄動物和植物界的所有活動”。而她所說的這句話是原封不動地抄錄了《高等魔法教義與儀式》(Dogme et Rituel de la Haute Magie)第一部分的第八章,其理論到實踐由始至終都是一種魔法實踐。列維認為,星光平板是所有神秘現象和魔法的基礎,通過集中意志力和神秘儀式可以操控這種能量。他建議每日進行冥想,專注於特定的符號或意象,逐漸培養對星光平板的感知和控制能力。利維認為,星光平板是一種既自然又神聖的媒介,是所有運動和形式的共同接受體。他強調,這種物質不僅能記錄和保存所有的思想和圖像,還能作為魔法和預言的工具。通過集中意志力和精神力量,人們可以利用星光平板來實現心願或預見未來。
帕拉塞爾蘇斯的星辰之光(Sidereal light)
然而利維的這個概念也不是自己編出來的也是抄來的,主要來自16世紀的煉金術士和神秘學家帕拉塞爾蘇斯(Paracelsus)的“星辰之光”(sidereal light)概念。帕拉塞爾蘇斯描述了一種充滿宇宙的微妙物質,可以記錄和反映所有思想和行為。“星辰之光”是一個複雜且神秘的概念,他用它來解釋宇宙中一種無形且普遍存在的力量。這種力量被認為是一種無形的、精細的物質,能夠滲透一切,並且是宇宙中所有現象的基礎。帕拉塞爾蘇斯認為,這種星辰之光具有磁性和電性,可以影響並反映所有的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。帕拉塞爾蘇斯描述星辰之光為一種看不見的、無形的流體,遍佈整個宇宙。它被認為是宇宙所有現象背後的基礎力量,可以影響物質世界的變化和運動。星辰之光被認為能夠記錄和反映所有的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。這意味著每一個事件、每一個思想都在這種無形的媒介上留下痕跡,從而形成了一種宇宙記憶。帕拉塞爾蘇斯相信,通過理解和操縱星辰之光,人們可以進行預言和魔法操作。例如,通過集中意志力,人們可以讀取這些記錄來預見未來,或者通過特定的儀式和符號,影響和改變物質世界中的現象,通過這種力量,人們可以理解自然界的秘密,並利用它來進行各種神秘和魔法的實踐。
帕拉塞爾蘇斯的思想和靈感深受古希臘哲學家的影響,尤其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作品。這些哲學家提出了“乙太”(ether)的概念,即一種無形的、遍佈宇宙的物質,被認為是所有物質的基礎。柏拉圖的“理念論”(Theory of Forms)和亞里斯多德的“四因說”(Four Causes)為帕拉塞爾蘇斯的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。
帕拉塞爾蘇斯從中世紀的煉金術傳統中獲得了許多靈感。煉金術士們相信,通過理解和操縱宇宙中的基本力量,可以實現物質和精神的轉化。帕拉塞爾蘇斯將這種煉金術的理念擴展到“星辰之光”上,認為它是一種能夠記錄和反映宇宙中一切現象的力量。
我不反對任何神秘創新,畢竟人生在世就是不斷創新,而古希臘的「乙太」和吠陀中的「空」相差甚遠,稱之為「乙太紀錄」、「星光紀錄」更為貼切。但為何神智學會非要碰瓷印度的「空」呢?主要是因為Marketing!印度詞彙是當時的流量密碼。眾所周知,自1830年起印度熱,雖然後面並沒有炒到二次文藝復興,但是印度概念熱度一直保持在靈性圈子,如果叫「星光秘錄」那不好意思別人會覺得你中二病,而且太土味了,對西方人來說還是西方內味,可你來一個「阿卡西」!農聽故伐?麼額!那就是高級貨了。
好笑的是上個世紀,由於一大幫西方人為了探索傳說中的阿卡西,專門跑到印度去學習,印度大師們連忙搖手面色驚,然而轉頭一想,有錢幹嘛不賺?於是他們也開始扯皮子了,趕緊改口有有有,我們什麼都有!!就這樣一來二去的,身心靈療愈玩得不亦樂乎。